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年 月 日在区第 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次会议上
珠山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 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珠山区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区政府、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忠诚履职,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业务数据考评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与民同行”行政检察工作室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行政检察工作联系点,行政检察工作相关经验做法也获得省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一、彰显检察担当,服务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自觉把检察工作放在全区工作中来谋划和推进,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依法办理各类刑事犯罪。审查批捕案件349件458人,依法批捕248件303人。审查起诉案件673件898人,依法起诉425件548人。办理一起涉案人员众多的保健品养老诈骗案,责令犯罪嫌疑人退赃700余万元,确保所有被害人损失得到弥补,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以该案为原型拍摄的记录片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十佳办案故事。贯彻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秉承“办案就是办别人人生”的理念,将对“案”的审查转向对“人”的教育,对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适用率高达92.48%。大力提升量刑精准度,强化与法院的沟通协调,确定刑量刑建议采纳率为98.09%。
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开展“助力耕地保护 护航粮食安全”公益诉讼江西行专项监督行动。督促区农水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对竟成街道辖区非法占用的耕地进行翻耕复垦,复耕面积约389.31亩,复绿林地9.26亩。督促行政机关整平南河河道围垦种植的菜地面积约360平米。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督促区农水局及属地街道清除、销毁约1亩,维系生态平衡。
二、坚持司法为民,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投入平安珠山、法治珠山建设,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守初心、担使命。
推进检察环节社会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用真情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制度。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0次,检察长接待来访群众12次,均在7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为100%。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办理信访申诉案件要求,切实纾民困、解民忧。采取“调研报告+检察建议”方式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7份,以类案监督促进社会治理。提供3000份宣传袋存放各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让前往办事群众积极关注、了解珠山检察。印制28000余份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宣传资料分发给辖区中小学生,并附言呼吁家长和社会各界一同呵护未成年人成长。关注五一酒店涨价,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被省检察院评为2023年正面典型案例,并选送最高人民检察院参评优秀案例。
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与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会签《关于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检察和解深度融合工作指导意见》,构建多元解纷社会治理大格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合力化解某健身公司擅停营业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案,促成该公司与消费者和解,确保消费者及时止损。充分发挥司法救助职能,传递检察温度,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2件42人,发放救助金50.7万元。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依法不批捕146人,不起诉204人。
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检察部门集中统一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形成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2023年以来开展综合履职刑事案件24件,综合履职率为38.89%。坚持依法惩治和精准帮教相结合,对主观恶性不大的涉罪未成年人坚持少捕慎诉,不捕率为63.46%,不诉率为53.85%,附条件不诉率为64.29%。发出督促监护令41份,家庭教育指导令7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8次,唤醒失职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落实“一号检察建议”,选派17名干警担任辖区内23所学校法治副校长;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对其违法犯罪信息进行查询,切实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规范娱乐休闲、纹身美容等营业场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聚焦主责主业,促进公平正义
精准把握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依法履行职责,恪守公平正义,积极向社会提供更优更实的检察产品。
强化刑事诉讼监督。借助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以及对侦查活动的监督。监督立案7件7人,追捕6人;纠正遗漏罪行3人;纠正遗漏同案犯5人;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3件。开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4次,通过查看工作台账、档案、手机定位等方式,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在位情况、定期报到、请假销假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12个,提出书面意见1件。办理脱管检察案件22件,漏管检察案件9件。开展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对符合条件的14人变更强制措施。完善与监委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不断增强反腐合力,对职务犯罪案件全部提前介入,起诉职务犯罪案件9件9人。
细化民事诉讼监督。深化诉源治理,关注民生领域,办理各类民事检察案件148件。与区人社局签订《关于加强保障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工资支付工作协作联动的实施意见》,对符合起诉条件且诉讼确有困难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4名农民工讨薪4万元,化解农民工的忧“酬”烦“薪”。探索民事、行政检察融合履职,创建“支持起诉+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司法救助”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办理的戴某工伤认定行政检察监督案写入省检察院工作报告,且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2023年度行政检察优秀案例,被省检察院评为“深化行政检察 积极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深化行政诉讼监督。运用“穿透式监督”理念,办理各类行政检察案件44件。通过向法院建议再审,实质化解余某林与曾某龙矛盾纠纷,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2022年度行政检察优秀案例。聚焦交警部门对醉驾后限领机动车驾驶证职责履行情况,运用大数据思维,筛选出市交警支队未履行职责15件,通过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2022年百件优秀行政检察监督类案。深入打造“与民同行”行政检察工作品牌,在全省率先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等26家司法、执法单位实现数据共享。积极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自主开发的4个模型获得省市院三级审批,通过模型摸排成功立案监督38件,赋能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信息摘要对此刊登推广,《江西改革工作简讯》也专题报道。将检察建议纳入区直机关综合考核,增强检察建议刚性,助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优化公益诉讼检察。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6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51件,回复并整改50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7件,诉请均为法院裁判支持。督促整治商场排风机噪音污染,联合街道与商场对接,做好噪音设备的隔音及减震,让附近居民日常生活重返安宁,该案被省检察院评为优秀典型案例。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行动,督促区文旅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修缮、保护莲花塘烈士纪念塔、南山烈士墓、刘家弄古作坊群等涉省市级文物5处。
四、全面从严治党,锻造过硬铁军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主动接受监督,着力打造一支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战斗的检察队伍。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高位部署,统筹推进,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努力实现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就重点案件、重要工作等向区委、上级检察院等部门请示报告50余次。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检察工作结合起来,形成调研报告1份,调研成果转化重点任务3项,制定民生清单10个,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5项。
擦亮清廉为民本色。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紧盯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开展经常性工作谈话提醒,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动态化、常态化。严格落实“三个规定”,按月报送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全年记录报告119件。对违反“三个规定”人员,作出谈话提醒1人次。持续敲响节前廉洁“警钟”,重大节日制发廉洁提醒函50余人次,进一步打好廉洁“预防针”。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倒逼检察人员以求极致的态度公正办案、廉洁办案,确保每一起案件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突出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第一党支部获评全省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十佳案例”,第三党支部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1名干警被评为全国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先进个人,3名干警分别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业务专家、先进个人以及司法警察人才库成员。15名干警荣获市级以上荣誉。3件案件荣获最高检察院优秀案例,3件案件被省检察评为典型案例。承担的最高检应用研究课题顺利结项,8篇文章在《江西检察》、《瓷都检察》发表,1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学术讨论会上获奖。行政检察数据共享、检察建议纳入区直机关考核、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等多项工作在《法治日报》《新法治报》等媒体报道。
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向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专题汇报耕地保护公益诉讼专项工作和行政检察工作。通过赠阅《检察日报》,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关注、时刻了解检察工作。坚持开门纳谏,邀请19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社区代表等参加公开听证78件,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常态化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检察机关,参加“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等活动10余次。打造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官方抖音等媒介为一体的新媒体宣传矩阵,发布工作信息500余条,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2023年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检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检察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还需更加精准,成效还需提升;二是司法能力与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尚有差距;三是高素质、复合型检察人才短缺,和新时代法治要求比,略显不足。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聚焦政治引领,坚守责任担当。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持续推动“讲政治”与“抓业务”深度融合,促进司法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二是聚焦社会发展,践行服务大局。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主动回应群众诉求,做好涉检信访化解工作。持续推进公开听证、重复信访实质性化解等工作,扎实办好群众民生案,努力用检察“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三是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监督水平。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能动司法等理念,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努力提升监督效能。继续打造“与民同行”行政检察工作品牌,发挥现有的优势,力争更多的资源,实现更高的飞跃。
四是聚焦队伍建设,夯实发展根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警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激励干警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切实筑牢公正廉洁司法“防火墙”,确保检察权依法运行。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努力培养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型复合人才,锻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和作风过硬的检察队伍。
各位代表,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我们将在区委和市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勇毅前行担使命,踔厉奋发迈新程,为推进新时代检察工作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